但凡提及10万元左右的七座车,估计90%以上的朋友都会推荐宝骏730,这当红炸子鸡的名衔,它可真是当仁不让。不可否认,宝骏730确实抓准了这个价格区间的消费者的心理,空间、舒适性、颜值和配置都尽可能做到位,顶配车型售价9万不到,还有些优惠,很容易让实用派按耐不住。加上五菱一向是微面领袖,拥有巨大的潜在升级用户,宝骏730在风口之上,不红都难。
潍柴也察觉到家用7座车型的风潮,争取在宝骏730自动挡上市之前,铺开自己的产品线。但你会很疑惑,一向主打重型器械产品的潍柴集团,怎么会跟家用车扯上关系?其实潍柴早就有进入家用车市场的野心,2009年他们就着手收购重庆渝州汽车制造厂,2012年才完成并购程序,进入新车型的研发流程。对大部分用户来说,渝州汽车依然陌生,问度娘,她也会觉得很尴尬。但潍柴正是借着渝州汽车来产蛋,改头换面推出“潍柴英致”系列。
去年首款车型英致G3,是一款小型SUV。最近二度发力,拿出自己的第一款七座车型英致737,目标正是针对着宝骏730、风光360占据的细分市场。那么,潍柴能凭着英致737能破局吗?
颜值不输宝骏730 细节能感受到用心
英致737虽然冲着宝骏730而来,但是身材却没有那么丰满,长度和宽度在宝骏730面前没有优势,但轴距却巧妙地长了35mm。这是因为厂家希望以车内空间取胜,体型则可以迁就,平常市区使用、泊车也更方便。
新车看起来挺体面的,细节处能够感受到设计师的用心,例如大灯、迎宾踏板、车标外沿等位置,都打上了“ENRANGER”品牌标签。在外观上,英致737不仅耐看,气势也不输给宝骏730。
除了把颜值提升到标准线上,英致737在配置环节也认真对待。中配车型会有前后碟刹、倒车雷达、铝合金轮毂、车顶行李架,高配车型甚至还有高清晰度的全景影像、自动大灯和无匙进入等等。起码看起来和用起来,英致737都不会让你觉得买这辆新品牌的车型,有任何吃亏的地方。英致737虽然是新入行,但在配置和车身工艺上,都做到同级平均线以上。
内饰布局很养眼 但触感却充满心理落差
绕着英致737打量一圈,我心里还是挺满意的,进入车厢也有种内外一致的感觉,内饰布局规整,储物空间也足够,颜色的搭配很精神,就算是单看图片都会觉得满意。而在一些细节地方,英致737还用上丰田擅长的“假缝线”工艺,在车身硬塑料面板上动手脚,视觉效果能达到丰田的水准,起码你看到致炫跟英致737,你不会觉得这两道缝线有差别。
仪表盘和中控台针对性地往宝骏730靠拢,中控屏幕清晰度能跟宝骏730那副看齐,播放高清影片没有难度,而且还可以连接到车内OBD系统,实现实时车况显示,这是同级少见的装备。英致737还有一个同级唯一的配置,就是顶配的互联网版本,中控台被一块16寸超高清电容屏替代,效果与特斯拉Model S相当。你可以想象一下,特斯拉Model S中控侵占到英致737体内,这绝对是件刷新三观的事情,售价倒是不贵,1.5L手动互联网版7.78万就能搞定,很可惜没见到现车。
配置也是英致737的强项,前排双气囊、侧气囊、皮质方向盘、皮质座椅、全景影像、倒车雷达、加热座椅和无匙进入/启动等等都有,算是新车的卖点。不过ESP车身稳定系统全系列都欠奉,内饰的做工确实有点毛糙,皮质座椅的缝线也不够均匀,让我不能接受,特别是看过宝骏730的内饰,就会觉得英致737这个环节低了一个档次,实在是不应该。
腿部空间近乎一比一 宽度会稍吃亏
说好的跟宝骏730正面抗衡,英致737在空间上近乎是一比一来打造的。前排头部空间会比宝骏730有优势。从第二排开始,纵向空间表现都跟宝骏730类似,甚至还有点小优势。不过呢,横向宽度就不够充裕,会稍微狭窄些。但幸好,第二排中央过道不会“被”缩水,进出第三排还是相当轻松的。
在空间部分问题不大,但是座椅的人机工程确实要批评一下。刚才提及过,英致737在内饰做工上的造诣不及宝骏730,其实不仅于此。英致737的座椅坐起来很松软,但是对身体缺乏支撑力,感觉像是找到填充物料塞进座椅,却没考虑过坐在上面的人是否舒服。这点让我感到可惜,毕竟用料的钱是花出去了,只是做工和设计没能跟上。
英致737第三排腿部空间跟宝骏730完全相同,但头部空间就没有优势。不过,英致给737做了巧妙的设计,就是靠背能实现多级调节。把靠背往后调,我182cm的身高坐进去头部余量也足够,与后尾门的距离也不至于令我胆怯,这倒是挺好的,就是横向宽度稍显窄。
尾厢空间接近 翻倒第三排很费劲
虽然车厢空间是一比一,但车身长度还摆在这,所以尾厢空间会被削弱些。翻倒的方式跟同级车型相同,可折叠靠背,然后竖立起第三排座椅。不过新款宝骏730已经实现第三排座椅4/6分折,英致737该跟上步伐了。
翻倒后排座椅不用担心安全带扣散落车厢,过程也很容易实现。不过第三排座椅由于需要固定安全带,同时实现靠背多级调节功能,所以自重很大,就算是成年男性来操作,也会觉得有点费劲。而将第三排座椅复位的时候,因为座椅自重过大,就位时会直接跟车架“相撞”,那声音也确实比较大。
1.5升排量供应两副发动机,市场划分更为细致
本来听说英致737只有一个1.5升排量,并且只有手动挡,以为这是厂家万事大吉的最终版本。谁知道潍柴真不甘心做平凡人,竟然给只有1.5升一个排量的英致737配上两副不同的发动机,而且都是三菱动力,真是摸不着头脑。最低配车型采用1.5升三菱4A15发动机,最大功率75kW,最大扭矩135Nm,而剩余的四款车型则是用1.5升三菱4A91S发动机,最大功率83kW,最大扭矩141Nm,变速箱倒是用同样来自德国格特拉克的5速手动变速箱。厂家解释说,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毕竟四五线城市对价格会更加敏感。此外,英致737的CVT车型也是会有的,只是年底再推出。
潍柴英致目前其实只有两款车型,英致G3和英致737,暂时没有轿车款式。不过,潍柴强调自己是用轿车底盘来打造这两款车,保证舒适性和高速稳定性。悬挂结构为前麦弗逊,后扭力梁设计,曾经有消息说英致737是从本田Freed基础上开发而来,但厂家并没给到我正面回复。
底盘表现一路让我惊喜 以舒适性能当利器
轿车底盘理应把舒适性放在首位,而宝骏730则考虑承载能力更多一些,与之相对应,英致737在舒适性上营造的效果不错,市区行走在修补路段,底盘能够经受得住考验,有种越级的沉稳感,悬挂动作很爽快。从市区乘坐的感觉来看,英致737确实比宝骏730做得更好一些。
我们这次试驾的高配车型,采用三菱4G91S发动机和德国格特拉克5速手动变速箱,这对组合我们都非常熟悉,东南V5菱致和V6菱仕早已经用上这对组合(包括日后会推出的1.5升CVT车型和1.5T版本,也是跟V5、V6完全相同)。英致737流用东南这对动力组合很聪明,毕竟有前车之鉴,调校的力气可以省掉不少。
话说回来,有可能是受东南的影响或者有前人经验的参考,英致737开起来会很像东南的车型,特别是前期的V3和菱帅,手动挡的上手难度很低。你红灯起步,可以不用担心离合结合点,随意点松开离合,车辆会很自然地起步,离合对新手的宽容度很高。就算是小半坡起步,借着1.5发动机不错的低扭,稍微注意点油离配合,起步也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副1.5发动机发力点会偏向早段,虽然参数表标注4000rpm才达到峰值,但从1500rpm左右开始,扭矩就很积极地出来帮忙。市区开起来的感觉很舒服,不用硬生生地将发动机转速抬高才能有快感。80km/h以内,这副1.5发动机都很容易相处的,底盘足够稳重,市区开起来舒适性很好,就算是跑修补路段也扛得住。这套动力系统任我随意蹂躏都没反抗,试驾整天都没有出现过熄火的尴尬。
我不太满意的是,车速超过80km/h以后,发动机就开始不淡定,噪音从防火墙的位置肆无忌惮地涌进来,与前段市区的体验截然不同。另外,高速风噪的表现一般,跟发动机噪音一起“演奏”交响曲。此时噪音会比宝骏730稍大,虽然不是不能接受,只是有了市区前半段的对比,会觉得此时的表现反差太大了。
总结:性格过于鲜明未必是件好事
潍柴英致不仅是对消费者,对媒体来说都是新鲜事物,新品牌总是需要时间累积口碑,不然会很容易被边缘化。幸好,潍柴在商用领域一直以来口碑不错,有部分购车客户正是从商用转化为家用的,这是对潍柴英致来说是件好事。
同时,英致737和G3车型都用相对可靠、便宜的三菱动力总成,把可靠性放在了首位;英致737的底盘表现甚至达到了合资水平,舒适性和稳定性均不错;在颜值部分,新车也拿到不少分数。另一方面,英致737噪音表现一般,让我们有些毛刺感,内饰做工缺乏经验,很多细节处都需要改善,特别是座椅的部分。
总体来说,英致737的观感已经对上消费者口味,机械协作性展现出成熟的一面,装配工艺仍有待改进,噪音问题也得好好解决。对于初次涉猎家用车市场的品牌来说,后面这些细节上的缺失是可以原谅的,这些问题也不用大刀阔斧的改动就能解决,只要潍柴认真对待英致这个品牌,应该就没大问题。毕竟,车厢的第一印象会直接影响到购车者决定的重要因素。在这点上,宝骏730就很懂消费者的心思。
【潍柴英致737首试印象】
突出优点:底盘稳健,舒适性表现不错;动力顺畅,手动挡上手难度低;配置丰富,中控屏幕分辨率高。
主要短板:内饰做工不够细致;座椅缺乏人机工程考虑,舒适性一般;80km/h往后噪音明显;售后网点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