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1日,以“冬芽”为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在武汉开幕,竺延风、魏建军、曹德旺、李斌、何小鹏等行业领袖出席。
在“智能化”分会场,博泰车联网创始人、董事长应宜伦发表题为“车联网与OEM及城市的关系”主题演讲。
受疫情影响,车联网企业上半年经历寒冬。在大的经济环境剧烈变化,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对各行业产生巨大冲击的背景下,整个汽车行业面临着销量下滑、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投放周期越来越短等问题。应宜伦认为,企业必须要提供非常有价值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市场活下来。
“车联网只是一个啤酒扳手,未来汽车数字化转型和未来的移动商业才是未来的方向。”应宜伦如是说。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今天这个论坛也特别精彩,刚才的分享也非常有意思。我跟大家今天主要分享一下汽车的数字化转型,汽车到底怎么数字化转型?
其实首先简单说一下,我觉得车联网其实是个非常常见的工作,博泰做了十年,实际上这十年当中我们也做过很多的创新,但是车联网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就可以做成的,实际上我们刚刚制定未来五到十年的规划,其实未来的车联网比我们想象纷繁得多。
第二其实车联网本身,企业是一个寒冬,大家在这里也看到,因为整个疫情,上半年基本放空。大家都面临挑战,总体上来讲,你必须要提供非常有价值竞争力的产品才能在市场活下来。
当然大家说智能汽车,我们做的比较多,或者说车联网做得比较多,车联网很重要的是OTA。但事实上小鹏、蔚来、特斯拉他们比较容易做的,因为他们车型只有两到三个SKU,但如果你是40款车你要做OTA,各个限速、各个硬件,各个屏幕厂家都不一样,你试试看,不要忽悠,要扎扎实实做起来。很多的公司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阿里也会碰到这个问题,亿咖通也会碰到这个问题,我们也会。很多车企真正要OTA的时候,问题是非常大的,而事实上今天还没有一家公司敢拍着胸脯说我们解决得非常好,这是我想分享的第一点。
第二点,想分享的就是说,大家都说我们今年最幸福的,因为融资刚进来要上市,我们客户也非常多。但是当一个客户问你要做2万块的产品的确是有的,或者1万块的产品,另外一个客户问你要500块的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怎么能把真正的车联网硬件、软件、云端、生态很好的结合,这其实是非常大的考验。
因为我们在车联网讨论非常多了,从T-box到硬件到操作系统、软件、云端、生态这块已经很全了,但事实上我们手上有另外一个设备,就是手机,我们在2019年推出手机车联网,把手机的GPU、CPU、MPU,算力都算上,通过手机的图片做搜索,而不用名称,把手机摄像头用上,我们现在手机摄像头4000块钱手机占了1000块的成本,我们车上的摄像头分辨率是完全不够的,除非是真正用到L4以上级别的,如果用车上的摄象头把前面的画面传给家里的4K电视是什么?都是马赛克,所以手机摄像头为什么用呢,人为把手机和汽车分开是不合适的。
当然我们现在还有一块,地图也好,人工智能、出行也好,包括未来很多城市商业也好,其实它是全场景的它涉及到耳机、手机、电视、耳环、手表、音箱等包括手机,所以我们从手机车联网、车机车联网和全场景车联网要进行构建,所以大家看到,在中间这一块,我们都是第四代、第五代,左边是第一代,当然地图和云和生态,会把它从车联网角度延伸到手机和全场景,这是我们在做的工作。
反过来讲,车联网最大的挑战是什么?车联网最大的挑战是说今天哪一家车企或者哪一家车联网公司能有1万人的研发团队,今天目前主流的车联网团队大部分在700人到2000人,这已经是很大了,非常大的车联网公司。如果是1万人大概一年50个亿的研发费用,车厂不会给你这笔开发费用,你自己花50亿亏损公司无法经营,我们心态是开放。我们虽然有很多车联网,但是我们更核心的是跟北汽新能源、东风、五菱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我们把源代码开放,因为一个人干不完。但是我们跟车厂签协议,什么时候东西给到我,这样我们未来跟更多车厂合作这样的研发中心,他们规模500到1000到2000人,我们凑成1万人的研发团队。也希望五年有2500—3000的研发团队,这样我们有14亿的成本可以拥有50亿的研发投入,因为这个行业还不是研发的,如果研发不解决,说再多也不能落地。
其实车联网刚才说了,整个生意的额度,很多人说几千亿美金,都是扯,整个车联网,不讲自动驾驶,不讲整车架构,讲车联网这一块,整个的车联网这一块,大概是2000亿人民币,你占40%的份额,800亿,所以我也经常觉得很多公司热衷于车联网我是看不懂的,这个市场根本赚不到钱,800万亿不算很多,对于一个14亿、13万亿的汽车产业来讲,我觉得车联网只是个啤酒扳手,它核心要带动商业模式的转型。我重点分享商业模式的转型。
首先前市场后市场一大堆,最大的一块是汽车销售,我们觉得汽车销售博泰一起践行,我们拿到了包括江淮大众,新宝骏新零售的资质,为什么?因为我们觉得整个新零售模式,过去纯靠线上或者线下都不对,我们核心是怎么把车联网的硬件、软件、云端和数据的能力结合人工智能支付的服务带动汽车销售往前走。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通过数据分析,通过对用户的经营,我们在思考这么一件事儿,能不能让一个店自己会跟你打招呼、介绍,能不能让车在看到酒店之前,自己会跟你讲话,自己会跟你开窗、摇天窗,上车仪表就是提词器,可能给你介绍车所有的内容。能不能让每个用户自己变成一家2S店、4S店、1S店,让每个用户手机就变成经销商的网络。通过跟用户的经营,通过会卖的店、车、人把它做起来,我们尝试今年会有一个多亿的收入,占总体收入还是比较小,但是明年会到50个亿,我觉得不要狭隘把车联网停留在车上,要把24小时车联网建立起来,建立手机车联网。
第二点,不要狭隘认为车联网就是娱乐车联网,因为这样车联网已经死了,根本没有这个时代,如果放在娱乐上,这不是正常的道路。核心放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上,这一块我也是讲得比较坦诚。
李想前段时间说将来做房地产,我们应该是说做移动商业,博泰使命叫引领智能汽车极致体验,重构移动空间生活方式。实际上特斯拉也好,所谓的大家认为下一代汽车并不是下一代,因为整个汽车市场是萎缩的。大家都是在存量市场抢食,无非就是车厂的份额你来吃而已,无非就是升级以后大家买一架更炫的车,这个市场原来预测4千万台,现在到2000万台,这个市场车做得再炫怎么样,这个车的使用率只有那么多,这个车跟城市、跟交通根本没有关系,我们就做了移动的极致的尝试。为什么这么尝试呢?
第一个,我们认为整个的城市从中国的唐朝到巴黎,巴黎现在也很漂亮,到纽约跨700多年,拿1930年纽约叠上今天的上海陆家嘴没有任何区别,区别只是说你现在是5G,人家是有线电话,你现在是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车,L3的车,是所谓的传统燃油车,其实是一模一样的,城市没有定义的变化。
第二个,城市的挑战是非常大的。很多人搞自动驾驶搞示范区,到码头做一下,甚至有人到公园里忽悠一下,其实这个是错的。你有本事不要在去雄安搞,不要在大兴机场搞,在陆家嘴、新天地、徐汇滨江、北京朝阳区二环内搞,如果能把这些搞好,商业模式才成立。而博泰就选择市中心做,因为我们认为市中心商业土地面积是没有的,所以我们把它赋能,同时当然不能跟原来太冲突,业态要考虑清楚。
同时,我们也没有一部就放L4的车,因为我们认为技术是一步步迭代的,我们先上的是五菱新宝骏的车。这张图第一次拿出来说,因为对整个智能城市来讲,基建涉及的内容、准入涉及的内容,你的车再炫,所有的小区门口挂的什么,私家车不准入内,你进不去,你再牛工商局的规定是你必须在固定营业地点做成营业执照,我们今天不可能偷税漏税的互联网逻辑,我们必须要合法交税。你会发现有很多法规、问题在这儿,我们认为智能城市和智能交通的核心不在于5G、自动驾驶技术,而在于城市的生态和城市的数据,能不能真正接通,如果不跟你接通,你做得再好也只能在示范区玩一玩,所以从这个逻辑来讲我们跟上海各个街道和居委会合作。我最近最多的就是居委会,非常有意思。
所以我们看到在整个平台上其实也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工商有这样的问题,其实公安也有这样的问题。比如说你今天这辆车上午卖早点,中午卖花艺,下午卖酒吧,但是有一个人违章算谁的?现在的法律按牌照方来算的。再比如说,礼拜六、礼拜天做移动商业挺漂亮,但是客户要退换货怎么退?涉及到公安、消防、卫生、消防者协会、街道、工商、税务包括城管等,所以这些,我们正在建立新的互联网生态平台,是围绕城市政府管理的商业模式,只有把这些平台扎扎实实建立起来,它就是一套车联网系统,包括它的定位,它的买场,但它实际还是比较重要。时间关系我不能讲的太细。再往后,其实我们会看到,城市状况体系,未来定位,我们现在正在合资这一块。
举个例子来讲,你们在这次疫情都做了防疫的,都是阿里、微信的,为什么武汉没有武汉ID,为什么上海没有上海ID?所以我有个大胆的假设,未来最大的企业是城市,我们这些企业只是商业利益的获得者,数据和平台我认为除非这个国家不想控制,我讲的控制不是跟某个国家有关系,任何国家都要控制,这是国家战略。
我觉得未来最大的企业就是城市,所以我们也在勾画一套真正解决好人和坏人的问题的城市帐号系统,现在我们帐号系统是解决金融犯罪,真正抓进去的都是坏人吗?你现在身边有几个这样的人,能甄别出来吗?甄别不出来,未来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这个不细讲了,这里面涉及到蛮多东西。
当然,城市落地的实践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我们在今年上海也做了很多的实践,这是我们在不同区的实践的图片,我快点给大家看。同时我们在上海的像所有的新天地、横滨路,老码头包括浦东、陆家嘴都获得了很好的支持来做。后续我们也有很多的规划,就是这样一台车,我们不造车,博泰永远不造车,我们让车厂跟我们合作来造,车厂都是造车的专家,我们正在规划下一代的车,这个车大概在明年年底或者后年年初推向市场,它是纯L4的自动驾驶。
其实这也是个非常长期的过程,未来的十年我们会生根在上海当中,把每一个区域、每一条街道,上海19个区域、200个街道一站站打通,最终确保我们的梦想能实现。很多人讲智能交通、智能城市,我认为他们都在忽悠,因为真正要进到智能城市、智能交通当中,首先要把线下的生态打通。比如像美团、点评他们做的地推能力一样,这是非常基础的工作,看上去也非常枯燥的工作,但这个工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所有美妙的技术最终是搭建着商业模式上。整个未来的汽车移动商业模式非常简单,一个就是政府的SaaS服务平台,一个是我们讲到的移动空间的租金。简单来说,一句话一平米的商业地产28万,当然我们说商业空间,但是一平米的空间3万、4万块钱,它的商业模式非常清楚。车联网的核心发展最终一定是通过800亿到2000亿的产业翘动这10几万亿,不是萎缩4万亿,而是成长为40万亿、100万亿,整个车企数字化转型是第一个很重要的风口或者能力,第二个是怎样把移动空间的和城市真正的商业模式探索出来。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么多,车联网只是一个啤酒扳手,未来汽车数字化转型和未来的移动商业才是未来的方向,谢谢大家!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盖世直播】2020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专题。
https://auto.gasgoo.com/NewsTopic/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