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何小鹏,将迎来继UC被阿里收购实现财富自由后又一个高光时刻。他二次创业“ALLIN”的小鹏汽车,即将敲钟纽交所。
8月8日,小鹏汽车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交IPO文件,股票代码为”XPEV”,承销商为瑞士信贷、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
若成功上市,小鹏汽车将成为继蔚来、理想后第三家赴美IPO的中国造车新势力。而两个月前还在“忆苦思变”的新势力三巨头,有望“会师”华尔街。
小鹏汽车 图片来源:车企官网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IPO文件披露,小鹏汽车的财务状况、现金流、业绩成长性等数据亦随之公开,接受“聚光灯”一轮又一轮检验。
从各项指标来看,除2年多净亏58.86亿外,小鹏汽车多项数据可圈可点。以现金储备指标来看,在推崇“现金为王”的资本市场上,小鹏汽车IPO前合计持有现金类资产超85亿人民币,远超其他新造车企同行。
而基于对小鹏汽车长期成长性、IPO时机判断,有投资圈人士称,其上市后的长期目标市值为有望达400亿美元。截至8月7日美股收市,蔚来市值158.95亿美元,理想市值141.26亿美元,换言之,小鹏的目标市值或将超过后两者的总和。
慢就是快,亏也是盈?
在小鹏汽车此次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中,净亏损这一指标被众多媒体连番报道、解读。
从市场层面上看,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实现净利润正向增长毋庸置疑。但对于一家前期投入大、周期长、重资产的新造车公司而言,短期实现盈利并不现实,特斯拉此前上市8年未盈利便是同理。
实际上,横向对比行业,小鹏汽车在成本把控上已几近严苛。数据显示,理想汽车2018-2019年净亏损合计约30亿元;蔚来汽车在上市前的2016年-2018年上半年净亏损合计约109亿元。
而纵向对比来看,小鹏汽车近两年在销量爬坡、成本积极管控下,净亏损幅度有所收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净亏损为7.9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9.18亿元,同比下滑58.5%。
小鹏G3 图片来源:车企官网
从招股书上看,造成小鹏汽车目前亏损状态的两大笔费用主要为销售成本和营业费用。
具体来看,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由汽车销售、服务构成的销售成本分别为0.12亿、28.79亿、10.39亿元,合计39.3亿元。
而这笔投入也在小鹏汽车的销售渠道建设、市场表现等方面得到体现。数据显示,过去5年,小鹏汽车在全国建立了147家门店和服务中心,覆盖52个城市。
在销量上,小鹏汽车在2018年底开始实现交付,目前在售车型包括小鹏G3和今年6月底才开始交付的小鹏P7。而截至今年7月底,小鹏G3累计交付量达18741辆,小鹏P7首月累计交付量已达1966辆。
与此同时,与国内不少新能源车企初期聚焦B端用户不同的是,小鹏的个人用户占比超过80%,2019年在造车新势力中C端用户占比第一。
而在小鹏汽车的营业费用上,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这一数值分别16.94亿、32.35亿、14.3亿元,合计63.59亿元。小鹏汽车的总营业费用主要分为研究开发费用和销售管理等费用,其中,尤以研发费用为大头,同期这一费用数额分别达10.51亿、20.7亿、6.3亿元,合计37.51亿元,占比高达约59%。
基于对研发的重视与投入,小鹏汽车在成立5年多时间里,已创造了多项领先同行业的亮眼成绩。
在造车平台上,小鹏汽车是新造车企中唯一一家拥有可开发SUV、轿车车型两大研发平台的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小鹏汽车是国内首家自主研发出自动驾驶软件(硬件基于英伟达Xavier,Xavier支持L3级别自动驾驶),并将其商业化应用的新势力车企;在充电网络上,小鹏汽车提供先进的充电网络、国内为数不多拥有自营自建超充站……
与此同时,为夯实智能生产能力,小鹏2017年斥巨资自建年产能10万辆的肇庆工厂;随后在今年3月,宣布收购福迪的造车资质,补足其在自主造车的最后一块拼图。
在何小鹏的商业逻辑里,慢就是快。他强调“慢”的理由,在于认为产品是“1”,其他都是“0”,造车的复杂性导致这个“1”非常难以做好,所以宁愿慢跑。而这一逻辑放诸于小鹏汽车的整个“商业帝国”中,持续研发投入所牺牲的短期利益,何尝不是为了跬步千里,赢得一个更具主动性的未来。
小鹏肇庆工厂 图片来源:车企官网
IPO前获资本重仓明星股东助推高估值
值得关注的是,小鹏汽车此次IPO发行价区间和发行股份数未定,融资额暂时不确定,招股书所列1亿美元仅是例行披露的占位符,不代表本次IPO实际融资额。
IPO前,小鹏汽车管理层持股达40.9%,其中何小鹏持股31.6%为最大股东,阿里持股14.4%为最大外部股东,其他主要股东还包括小米、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
而至2014年底成立至今,小鹏汽车已经历了10轮融资,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小米集团、IDG资本、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春华资本等,融资金额或已超过163亿元人民币。其中,在IPO前1个月,小鹏汽车再获阿里巴巴、高瓴资本等众多明星机构、资本重仓,新近加入的还有两家来自中东的国家主权基金,进而使最新的两笔融资金额超9.47亿美元。
“这充分体现了投资者对小鹏汽车的战略、市场定位及其作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领跑者的长期愿景充满信心。”在小鹏汽车C+轮融资达成时,曾参与小鹏汽车A+轮和C轮融资的顺为资本发文称。
事实上,近期两轮融资中,资本的大力加仓,除推动小鹏汽车抬升估值外,也进一步助力小鹏汽车验证了其资本价值。
此前,昆仑万维前董事长、OpayCEO周亚辉曾表态,小鹏美股上市,昆仑资本会买不低于2000万美金表示支持。在他看来,何小鹏、李斌、李想三位“过去几年敢把财务自由搞成不自由的家伙”,确实创造了一个新时代。
小鹏汽车C+轮融资 图片来源:车企官网
智能、电动化错位竞争长期价值凸显
据美国哈佛商学院名牌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显示,一家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拥有的可持续性优势,主要分为差异优势、成本优势及聚焦优势。
2020年以来,造车新势力马太效应凸显,众多车企因未掌握核心技术、资金链断裂等因素暴雷倒下,而坚持走智能化路线的小鹏汽车,则在行业洗牌中,凭借错位竞争优势,脱颖而出,赢得资本青睐。
“小鹏的标签是智能,智能是小鹏的最核心优势。”此前,何小鹏曾明确表示。在其看来,只有软件自研加上核心硬件自研,才能够实现快速迭代,给客户带来不断更新的体验。
除智能化外,小鹏汽车亦在电动化上构筑起护城河。据悉,小鹏和供应商一起共同研发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等核心硬件。其中,电子电器架构自主设计,传动和制动领域与博世合作,P7底盘与德国豪华品牌(保时捷工程)合作设计/调效。而目前,无论是整车续航还是OTA能力方面,小鹏汽车都直逼特斯拉。
何小鹏 图片来源:车企官网
在创造长期价值这条路上,何小鹏固执而坚定,除了此前埋进骨子里的自研、智能基因外,小鹏汽车仍在探索下一阶段“创造长期价值”的方向,以期进一步提升毛利。
其中,在电池成本上,小鹏汽车通过提升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有望在来2-3年实现成本大幅下降;在规模效应方面,小鹏汽车通过共用平台、供应商协同等各方面实现降本;在产能利用上,随着明年第三款产品发布,将带动工厂利用率提升,折旧费用摊薄,进而在制造端实现年毛利提升;此外,在商业模式上,软件销售也将进一步改善毛利。
正如高瓴资本创始人兼CEO张磊所言,当下的收入与利润无关紧要,只要能“疯狂地”创造长期价值,收入和利润早晚会跟上。而若将时间线拉长,如今尚未盈利的小鹏汽车,在成功登陆美股后,资本的力量将进一步助力其走得更远,实现毛利转正可期。